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通信论文发布时间:2012-06-09 09:55:51浏览:次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也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它结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技术,是一种建筑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是建筑智能化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是探讨了综合布线系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这些观点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帮助。由于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着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关键词:综合布线;常见问题;措施
一、设备间
一般情况下,建筑中设计有专用的弱电竖井,每层的竖井作为楼层配线设备间,但对于环境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不明确。施工时,墙壁地面毛糙,光线阴暗,环境潮湿不通风。作为弱电竖井和楼层配线设备间,干线桥架垂直敷设于井内墙壁上,楼层配线架和交换机就安装在里面。那么,作为设备间的环境条件应从防火、湿度、通风、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时,电气设计工程师要向建筑设计工程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设计到位。做到顶板和墙面粉平刷白,地面抹光,安装防火门,开启方向向外,门下部设有百页口,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门口设置防水台,防止楼层地面积水流入;并且穿过楼板的钢管和金属线槽的洞口要做防火密封。保证设备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系统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是非常重要的,接地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往往对此重视不够,存在设计不详细,施工不到位的情况。在《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中第11.0.6条规定:“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第11.0.8条规定:“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光缆的金属件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每个配线设备间设置专用的接地端子。在施工时,不管是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母线,还是在桥架内另外敷设扁铁或铜排作为接地母线,每层配线设备间均应安装预留专用接地端子,绝不能遗漏,施工完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必须保证其连通可靠性,以便配线设备间内的金属线槽、钢管、配线架和交换机用适当截面的铜编织接地线直接接地。尤其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一定保证每层屏蔽线接点处屏蔽层的良好的接地,将屏蔽层接地焊接到近处不超过6m的接地点,保证其屏蔽连续性。
所有与综合布线系统有关的设备,电缆屏蔽层和连通地线均应可靠接地,而且这些接地最好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各装置接地线均与同一接地体相连。如果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要小于1Vr.m.s。
三、屏蔽线缆与非屏蔽线缆的选用
非屏蔽线缆中每对对绞线采用反时针扭绞,其扭绞长度及相邻对绞线扭绞长度差有特殊规定。这种互绞可以消除来自相邻对绞线和建筑物内强电系统的电磁干扰。通常情况下可以满足干扰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屏蔽线缆是在绞合的线对之外加了一定的屏蔽层构成。屏蔽对绞线传输速度快,但安装时必须配有支持屏蔽功能的专用连接口;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屏蔽层全程屏蔽,确保其连续性,如果保证不了屏蔽层接地的连续性,可以在每条非屏蔽线缆旁敷设一条4mm的裸铜接地线,并且接地线要接地可靠。若有一个漏点,整个屏蔽系统破坏,这样的话其性能还不如非屏蔽双绞线。
施工时非屏蔽线缆容易操作,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因此在工程中多半都采用非屏蔽双绞线。若环境干扰确实较大时,必须采取屏蔽保护措施,可以采用穿金属管或敷设于金属桥架中加以保护,就可以消除干扰,但是每段金属管或金属桥架必须接地可靠,并且相互连续接地。
四、综合布线电缆与其他电气管道系统的距离问题
综合布线电缆与强电线缆和设备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才能不受高电平电磁干扰的影响,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第11.0.2条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第5.1.6/7条中的相关规定。两规范中详细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和其它系统管线的安全间距。施工过程中经常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欠缺。
五、施工中注意布线的长度
系统布线过长,信号衰减就比较大,将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因此系统布线链路中电缆长度应该满足相关规定:
1.接线间设备电缆与跳线电缆长度不大于7m
2.设备间至信息插座线缆长度不大于90m。
3.信息插座与计算机间线缆长度不大于3m。
4.干线子系统光缆长度不大于500m。
5.建筑群子系统光缆长度不大于1500m。
六、施工时线缆敷设应注意的问题。
系统线缆敷设前,检查线缆形式、规格是否与设计一致;敷设过程中线缆应保持自然平直状态,不得产生扭绞、打圈、螺旋波浪等现象,更不能有中间接头,不能让线缆承受外力挤压和损伤。
布线过程中注意线缆和光缆的弯曲半径,非屏蔽对绞线线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对绞线线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主干对绞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光缆敷设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布线时不同管径中最多穿线缆的根数,不能超过管内截面积的60%,否则拉线时不能保证线对扭绞状态,导致线缆过度挤压,影响线缆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性能。
线缆敷设时的拉力不能过大,以不超过允许张力的80%为宜,否则线缆传输性能下降,线缆最大允许拉力参考值建议为:一根4对线缆的拉力为10kg,二根4对线缆的拉力为15kg,三根4对线缆的拉力力为20kg,N根4对线缆的拉力为N×5+5kg;不管多少根线对电缆,最大牵引拉力不大于40kg。
在配线设备间接线过程中,要注意预留长度,对绞电缆预留0.5~1.0m,光缆预留3~5m(盘成圈状预留),以保证二次维修接线和跳线使用线缆的长度。
七、电源配置及其它
总配线间,尤其是重要机房,要设置专用双电源切换装置,保证系统供电正常。配线设备间应设应急照明,照度要不小于0.5LX,保证一定的操作亮度。每个配线设备间至少要设置两上220V/10A的5孔插座,以便交换设备选用。房间的信息插座高度要考虑到静电地板的影响,应置于地板上300mm。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中,进行综合布线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它需要逐步实施。以下是对综合布线工程的几个主要阶段进行简要说明。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布线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整个网络组建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创新手段来务实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针对综合布线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针对综合布线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文章地址: https://www.zhichengyz.com/lunwen/keji/tongxin/14139.html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