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布时间:2011-04-24 09:48:19浏览:

  摘要: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针对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简单的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转换层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在进行施工前,必须专门编制转换层施工方案,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并严格方案组织施工。主要内容有:转换层结构概况;转换层自重、施工荷载及传递方式;支撑系统的设计、验算及施工方案(包括重要部位大样图);模板系统的设计、验算及施工方案(包括重要部位大样图);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密集处节点大样图);混凝土(含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及浇筑方案(包括混凝土的浇筑份量、浇筑速度、供应方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施工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到人,认真实施。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模板系统、支撑系统、钢筋安装以及水泥、砂、石、外加剂、焊接件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认定符合要求并签发必要的许可手续后,再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质监等部门共同验收合格,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特别是支撑系统的巡视检查和加固处理,应作为转换层施工的一个关键部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确保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稳定性,同时,确保模板系统的可靠性(不变形)和严密性(不漏浆)。
  结合梁内钢筋密集的特点,针对钢筋的连接和安装等工序,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如闪光对焊箍筋、塑料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确保钢筋规格、数量、位置的准确性。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分层浇筑和浇筑速度的控制,制定有效的浇筑方法和振捣措施,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度。
  
  2支撑系统搭设质量保证
  2.1转换层施工中,荷载要合理分摊。由于转换层施工中荷载很大,单凭转换层下一层的框架梁板来承受此荷载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一般采取多层框架梁板来承担转换梁板荷载的方式,即:将转换层荷载分摊到下部几层楼的框架梁板上共同承担,形成由下至上的层层连续支撑系统,确保转换层荷载(含施工荷载)的合理分摊。
  2.1.1转换层以下第二层支撑系统,在进行该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按计算要求搭设支撑。当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拆模时,只将梁、板底模的部分支撑松掉,边拆除梁、板底模,边将原支撑归位顶紧固定。若有缝隙未顶紧,可用木楔顶紧,使该层支撑系统保持原有工作状态不变,以便上层荷载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到下面楼层的框架梁、板上。
  2.1.2转换层以下第一层支撑系统搭设要求与前述相同,但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支撑系统及梁、板底模均不得松动,保持原有状态。
  2.2转换层支撑系统的搭设
  2.2.1框架主梁及特殊部位次梁的支撑搭设要求:
  (1)立杆搭设:双排立杆(沿梁两侧各一排)沿梁长方向搭设,立杆纵向(沿梁长方向)间距以计算决定,立杆横向间距为梁宽度再加500mm(即:梁截面宽度+2×250mm)。
  (2)水平杆搭设:水平小横杆垂直于梁长方向塔设,最上层水平小横杆置于梁底模板下、直接承担梁的荷载,下层各水平杆步距≤l1OOmm,水平扫地杆距楼面≤150mm;水平大横杆沿梁长方向搭设,其水平步距与水平小横杆相同。
  必要时,除按上述方案搭设支撑架外,还应在梁底的中间部位,沿梁长方向增设一排或二排立杆,其间距与梁两侧立杆纵向间距相同。该排立杆上端顶住或二排梁底模板,并用木对口楔楔紧,下端置于楼面上;该排立杆上部须用纵向水平杆沿梁长向连通,该排立杆中部和下部同样采用纵向水平杆连通,并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牢固连接。
  当梁的截面高度达到1500mm或宽度达到700mm时,应在梁底部沿梁长方向增设二排立杆,其搭设方法同上。在梁底部沿梁长方向增设一(或二)排立杆的目的是,将主梁的部分荷截通过立杆直接传递到下层框架上,可大大减轻梁底模板下水平小横杆所承受的荷截;同时,由于这些立杆上端直接顶住梁底模板,从而有效控制了主梁的下挠。
  2.2.2当梁的跨度≥6000mm时,转换层主梁及特殊部位次梁除按上述方案搭设钢管支撑外,还可采取在梁的跨中部位同时增设砖墩支撑的方案,以减少梁在施工时的跨度。
  2.2.3框架次梁及板的支撑搭设。立杆纵、横向间距≤800mm,在塔设时,应注意与主梁的立杆间距相协调,以方便搭设,形成一个整体性支撑系统:水平杆步距≤l100mm,第一道水平扫地杆距楼面≤150mm,纵横向搭设,最上一道水平杆置于次梁底模或板底模下,直接承受次梁或板的荷载。
  当框架次梁的截面高度达到900mm或宽度达到400mm时,除按上述方案搭设支撑架外,应在梁底的中间部位,沿梁长方向增设一排立杆,其搭设方法与主梁相同。
  2.2.4整个转换层主、次梁和板的支撑架要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为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应在每根主梁(及部分次粱)两侧的两排立杆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支撑架杆件之间至少应有3道连接。
  2.2.5在转换层支撑系统基本完成,梁、板的底模安装后,钢筋未安装前,应先进行转换层框架的混凝土施工。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高度应低于邻近主、次梁的梁底200mm左右;待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后,再安装梁的侧模和梁板的钢筋。这时,框架柱的混凝土已达到一定强度,这样可使整个支撑系统借助于框架柱作为支撑得以加强,更加稳定。
  2.2.6为防止扣件向下滑动,引起支撑系统竖向失稳,在梁底小横杆与梁两侧立杆连接相交处,梁底立杆及梁两侧立杆的上下杆件搭接处应分别设置双扣件预防滑动。
  2.2.7支撑系统立杆底部可采用铺设垫板(块)或安放立杆底座(盘)的措施,以增大立杆底部与楼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损坏楼面;同时也可确保立杆位置准确,铺放平稳,避免下沉。
  
  3钢筋安装质量保证
  3.1转换层的主、次梁内的受拉区钢筋很密集,一般受拉钢筋多达20多根以上,钢筋的安装需作加强处理。以我公司施工的某高层建筑为例:主梁截面尺寸为800mm×1800mm,其受拉区内配有Φ28直径的钢筋多达3l根,分为四层布置,从底层起,每层钢筋数量分别为9根、9根、9根、4根,钢筋间水平间距只有40mm,上下间距不足30mm。对于梁内同一位置有多层钢筋时,为确保受力钢筋位置准确,摆放平直,骨架稳定,我们采用Φ28直径的短节钢筋作横向水平放置于两层钢筋之间,短节钢筋间距沿梁长方向每1000mm放置一根,同时,每层受力钢筋纵向之间,均用竖向短节钢筋隔开。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文章地址: https://www.zhichengyz.com/lunwen/ligong/jianzhusheji/8029.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